脂溢性皮炎和真菌感染,可以通过发病部位、临床表现、皮屑镜检、皮肤镜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检查。若存在脂溢性皮炎和真菌感染的情况,建议及时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
1、发病部位: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面部、胸背部等,而真菌感染常见于头皮、指甲等部位;
2、临床表现:脂溢性皮炎通常伴有头皮出油多、头皮屑多、瘙痒、脱发等症状,还可以出现颜面部或者胸背部的油脂分泌旺盛。而真菌感染早期可出现毛囊炎的表现,如红色丘疹、白色鳞屑、瘙痒等,随着病情发展,可逐渐发展为花斑癣、股癣、体癣等;
3、皮屑镜检:脂溢性皮炎的皮屑镜检可以见到糠秕孢子菌的菌群,而真菌感染的皮屑镜检呈现白色念珠菌的菌群;
4、皮肤镜检:通过皮肤镜检查可以观察到典型的花斑癣,此时可以进行确诊。但需注意的是,花斑癣的皮屑镜检呈现颗粒状,而真菌感染的皮屑镜检呈现白色颗粒;
5、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是否为真菌感染,若存在真菌感染,可以确定为脂溢性皮炎。
若存在脂溢性皮炎和真菌感染,建议及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硝酸咪康唑软膏、克霉唑软膏、复方酮康唑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