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病,皮肤会出现红斑、水肿、丘疹、糜烂、渗出等,可伴有瘙痒症状。长湿疹通常由过敏、免疫力降低、遗传等原因引起,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食物治疗、皮肤护理等方式缓解。
1、药物治疗:激素是治疗湿疹的主要药物,但是在使用激素的时候,需要严格遵从医嘱。如果医生建议使用地塞米松,患者应尽量避免长期使用。如果湿疹瘙痒比较严重,可以服用抗组胺药物,比如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
2、食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湿疹患者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西红柿、胡萝卜、苹果、葡萄等。此类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比较丰富,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对于改善湿疹的症状也有一定帮助;
3、皮肤护理: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可以用温热水、肥皂水进行清洗,但是不建议使用刺激性的沐浴露或者洗护产品。在洗完澡之后可以涂抹保湿的润肤乳,以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能够缓解湿疹的症状。另外,平时要穿宽松纯棉的衣服,尽量避免皮肤受到摩擦,以免导致湿疹加重;
4、其他方面:湿疹患者应尽量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芥末。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能会刺激皮肤,导致病情加重。
湿疹患者在外出的时候,建议戴上口罩、打遮阳伞、穿长袖衣服,避免紫外线长时间照射。另外,建议患者适当进行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可以帮助改善湿疹的症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冬春之交,天气时冷时热,空气湿度较大,同时,各种过敏原也较多出现在我们四周,此时,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哮喘是多发的疾病,过敏后怎么办?专家支部教您应对春季四大过敏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