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脱发,是一种发生于青春期和青春期后的毛发进行性减少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细菌因素等有关,患者可出现脱发、头发变细、头皮瘙痒等症状,第二天可能头油,可以通过口服药物、外用药物、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缓解。
一、病因:
1、遗传因素:脂溢性脱发有遗传倾向,患者的亲属多有脂溢性脱发的情况;
2、内分泌因素:在青春期后,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增高,可能会引起脂溢性脱发;
3、细菌因素:皮肤上有大量细菌滋生,可能影响皮脂腺的分泌功能,导致脂溢性脱发。
二、主要症状:
1、脱发:在内分泌因素和细菌因素的作用下,患者可逐渐出现脱发,脱发可从细软的斑片状脱发,逐渐发展成发片状脱发,直至全部脱发;
2、头皮瘙痒:患者头皮可出现红斑和油腻性脱屑,导致头发变细、变脆、容易折断等,可以导致脂溢性脱发第二天头油;
3、其他:脂溢性脱发患者可能伴有头皮出油多、瘙痒、头皮屑多等症状。
三、治疗:
1、口服药物:患者可以口服非那雄胺片,可抑制头皮油脂分泌。还可以服用米诺地尔片,可促进毛发生长。如果患者伴有明显的头皮瘙痒,可以口服维胺酯胶囊、西咪替丁片等药物,缓解头皮瘙痒的症状;
2、外用药物:患者可以外涂一些抗菌药膏,如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硫磺软膏等,有利于杀灭细菌,改善脂溢性脱发;
3、改善生活习惯:患者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蒜等,以免刺激头皮油脂分泌增多,导致头皮瘙痒,进而促进脂溢性脱发的发展。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