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脱发一般在青春期后缓解,男性和女性的平均病程为16-40岁,少于18岁者称为男性早发性脂溢性脱发,大于40岁后逐渐减轻,但也有少数患者会持续到30岁。而女性的平均病程为20-40岁,少于18岁者称为女性早发性脂溢性脱发。脂溢性脱发在临床上有较为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头顶部毛发进行性减少以及变细等,发病原因主要与遗传因素、体内激素水平以及皮脂分泌过多等有关。
1、遗传因素:如果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患有脂溢性脱发,则子女患脂溢性脱发的概率比较大,会出现头顶部毛发进行性减少以及变细等症状;
2、体内激素水平:与体内激素水平有关,比如雄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在青春期后可明显增高,同时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处于开放状态,也是引起脂溢性脱发的重要因素。当体内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后,脂溢性脱发的情况可逐渐缓解;
3、皮脂分泌过多:如果患者经常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或者精神长期紧张、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等,易导致皮脂腺分泌过多,从而堵塞毛孔,也会诱发脂溢性脱发。因此建议清淡饮食,少吃甜食以及油腻、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同时适当放松心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还要注意减少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此外,还可适当进行头皮部位的按摩、叩击,从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也有利于脂溢性脱发的缓解;
4、其他原因:如果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也可能会诱发脂溢性脱发,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完善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