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原因与遗传、微生物感染、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多发生于皮脂腺分泌较多、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如头皮、面部等,头发一般不自然干,但当疾病得到治疗,不适症状消退后,头发可恢复正常。患病后可以通过口服药物、外用药物以及手术等方式治疗,另外还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
一、原因:
1、遗传:脂溢性皮炎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脂溢性皮炎,则遗传子女的概率较高;
2、微生物感染:马拉色菌等微生物的寄生与脂溢性皮炎发病有关,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诱发疾病;
3、饮食不当:平时饮食不当,过多摄入辛辣、油腻等食物,可能会导致皮脂分泌增多、皮脂腺分泌旺盛,从而引起疾病;
4、其他: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因素,也可能会增加脂溢性皮炎的患病几率。
二、治疗:
1、口服药物:脂溢性皮炎可以遵医嘱服用维生素B2片、维生素B6片以及维生素B12片等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不适症状;
2、外用药物:如果头皮出现剧烈瘙痒,可以遵医嘱使用酮康唑洗剂、二硫化硒洗剂等药物治疗,洗完头发后可以使用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改善瘙痒症状;
3、手术:如果毛囊炎发展为疖或痈,可以在无菌操作下通过手术切开病灶引出脓液;
4、调整生活方式: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保持头部皮肤清洁卫生,避免用手抓挠,以免导致皮肤破损,引起感染,还应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