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是一种皮脂溢出处发生的皮炎,病因并不是十分清楚,可能与马拉色菌定植、脂质增多、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免疫反应等有关。若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可有效减少皮脂分泌,使皮肤不出油,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达到皮肤不出油的程度。
1、马拉色菌定植:患者皮肤表面具有大量马拉色菌,一般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症状,但是当患者抵抗力下降,或是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时,马拉色菌可能会定植在皮肤表面,并破坏皮肤角质层,使皮肤出现损害,从而出现脂溢性皮炎不出油的表现;
2、脂质增多:皮肤表面主要是由皮脂腺分泌的油性物质组成,皮脂腺分为表皮皮脂腺和毛囊皮脂腺,正常情况下皮脂腺分泌的油性物质会通过毛囊、皮脂腺导管,向皮肤的毛囊部位进行分泌。如果患者的皮脂腺分泌功能强,大量的皮脂分泌物会通过皮脂腺导管向外排出,出现皮脂过多、油腻的情况,从而导致脂溢性皮炎不出油;
3、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如果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外界的化学物质、过敏原、冷热刺激等,可能会通过皮脂腺导管向皮肤的外部进行扩散,刺激局部的皮脂腺分泌,当皮脂腺分泌过多时,则容易引发脂溢性皮炎,出现不出油的表现;
4、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是指免疫系统对皮肤的病变进行攻击、杀伤,皮肤的免疫系统受损,可能会导致皮肤的水油失衡,从而出现脂溢性皮炎不出油的表现。
患者出现脂溢性皮炎不出油时,建议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在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证良好的睡眠,避免熬夜以及过度劳累,有利于恢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很多皮肤病患者一犯病了就喜欢自己去药店买点药膏擦擦,对此,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周冼苡教授提醒,这其中有不少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