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在身上掉皮,可能由于疾病引起,如进入青春期后发病,考虑与皮脂腺分泌旺盛有关,也可能与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不当、微生物感染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皮脂腺分泌旺盛: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的雄激素含量开始逐渐增高,可以刺激皮脂腺分泌旺盛,此时容易引起脂溢性皮炎,病情初期表现为头部、面部、胸背部出现掉皮现象,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硫磺软膏、水杨酸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不要熬夜、吸烟、饮酒,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如苹果、香蕉、白菜等;
2、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洗澡过于频繁,或经常用手挠头皮,容易导致头皮的屏障功能受损,从而引起脂溢性皮炎在身上掉皮的现象。建议改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洗澡次数过多,不要用手挠头皮,可以使用酮康唑洗剂洗头,能够改善掉皮的情况;
3、饮食不当:如果在饮食上经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可以刺激头皮,导致脂溢性皮炎在身上掉皮的情况。所以在平时要注意合理的饮食,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猕猴桃等,有助于皮肤恢复;
4、微生物感染:如果在洗澡时,将枕巾、毛巾等生活用品和脸部的清洁剂清洗过于频繁,可能会导致皮肤表面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引起脂溢性皮炎在身上掉皮的情况。建议将生活用品和脸部清洁剂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