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不属于感染性病,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多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脂溢性皮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通常与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饮食因素以及疾病等因素有关,疾病症状主要为皮肤出现红斑、脱屑、瘙痒等。
1、遗传因素:脂溢性皮炎具有遗传倾向,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脂溢性皮炎,则子女患病的几率较高;
2、微生物感染:主要是马拉色菌感染以及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后诱发,当皮肤屏障受损后,马拉色菌可水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导致皮肤出现炎性反应;
3、饮食因素:如果患者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烈性酒、奶油等,可刺激皮肤皮脂腺分泌功能异常,从而导致脂溢性皮炎;
4、疾病因素: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胃肠道疾病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马拉色菌可在皮肤表面定植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炎症反应。此外,如果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等药物,也可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从而引起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措施以去脂、杀菌、消炎为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酮康唑等抗真菌成分的外用制剂,还可以口服伊曲康唑或者氟康唑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酗酒、抽烟等不良习惯,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清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