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皮炎,好发于头皮、面部、胸背等部位,可有红斑、脱屑、瘙痒等症状,脂溢性皮炎具有慢性病程,病情易反复,治疗时间较长,需连续用药3-6个月,且治疗后还要定期复查。
1、口服药物:脂溢性皮炎患者需口服药物,常用药物包括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伊曲康唑、氯雷他定等,可以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调节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
2、外用药物: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药物以溶解脂质、角质剥脱、消炎止痒为主,常用硫磺、煤焦油、水杨酸、酮康唑等,可以溶解脂质、角质剥脱,还可抑制真菌生长,用于治疗脂溢性皮炎,同时也可外用抗生素抑制感染,如克霉唑乳膏等。若合并有真菌感染,可外用抗真菌制剂,如酮康唑乳膏等;
3、物理治疗:常用的有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微波治疗等,可通过物理治疗方法,去除局部皮损;
4、其他:脂溢性皮炎容易反复,还需注意护理,比如避免过度清洁,建议日常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过度摩擦,洗脸时水温不宜过高。此外,还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以及避免饮酒等,加强体育锻炼,帮助身体恢复。
脂溢性皮炎易发生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比如头皮、面部、胸背等,所以建议脂溢性皮炎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盲目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