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在西医角度通常是指脂溢性皮炎,一般不是上热下寒,而是表皮屏障受损与皮脂腺分泌亢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1、病因:脂溢性皮炎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考虑与遗传因素、微生物因素以及饮食因素等有关,如果体内激素分泌异常,也可能会引起疾病;
2、症状: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密集的部位,比如头皮、面部、胸背部等,会导致患者出现皮肤表面上的红色斑片,而且斑片上还可附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如果患者出现了严重瘙痒的症状,可能还会蔓延至全身;
3、治疗:脂溢性皮炎在西医中被认为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疾病,通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酮康唑洗剂、二硫化硒洗剂等治疗,也可以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氟康唑胶囊等治疗,而且可以使用联苯苄唑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治疗。如果属于非感染性体癣,可以遵医嘱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治疗,但若为马拉色菌感染引起,则可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盐酸阿莫罗芬乳膏等治疗;
4、注意事项: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熬夜,洗澡的时候水温不可以过高,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还要注意不可以使用刺激性的洗护用品,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同时建议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