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脱发,简称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与雄激素受体有关的遗传性毛发脱落病。雄激素性脱发多见于18-24岁的男性,一般来说,在青春期后会逐渐开始发病,大约在40岁后逐渐开始出现脱发。病程较长,从几年到几十年,而且存在逐渐加重的趋势。但在我国该病的平均发病年龄,从10岁左右开始,在青春期后发病占到90%以上。但受体内激素水平、遗传、生活环境等多因素影响,女性患者的发病年龄,可能会比男性早一些。
雄激素性脱发,可以通过去除诱因、药物、手术等方法治疗。首先要祛除一些诱发因素,如精神压力过大、紧张、焦虑、睡眠不足、嗜酒等,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使用非那雄胺、螺内酯、米诺地尔等药物抗雄激素治疗,减少脱发;可外用米诺地尔促进毛发生长。若以上治疗无效可选择毛发移植。
此外,在雄激素性脱发的治疗中,心理疏导也很重要。应向患者说明病情,解除思想顾虑,保持头皮清洁,可辅以中医中药治疗,如梅花针叩刺或外涂米诺地尔酊等,辅助毛发生长。
本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不可自行用药。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应选择含有优质蛋白、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E的饮食,可辅助毛发生长。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