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在临床上病名为脂溢性湿疹,脂溢性湿疹轻症时通常会发红,但发红部位主要局限于头面、胸背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也可能会波及四肢、躯干等部位。
脂溢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浅表性、炎症性皮肤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表皮屏障损害等有关,皮肤损害多发生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如头面部、胸背部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红斑,同时可伴有脱屑、瘙痒等症状。
1、头面部:由于脂溢性湿疹出现在头面部,可在局部引起炎症性红斑,但若炎症不明显,可能仅表现为轻度发红;
2、胸背部:若脂溢性湿疹出现在胸背部,由于胸背部皮肤较为薄嫩,可先出现红斑,再逐渐发展为丘疹、斑片,严重时可渗出液体,此时红斑较为明显;
3、四肢、躯干:脂溢性湿疹可以出现在四肢及躯干,躯干主要表现为皮损较厚、浸润较深,表面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呈灰黄色或淡黄色,边界清楚,相对较为粗糙;
4、其他部位:脂溢性湿疹可能会出现在皱褶部位,如眼睑、外阴等部位,因眼睑、外阴部位皮脂腺较为丰富,可出现黄色或白色痂皮、瘙痒等症状。
脂溢性湿疹患者出现发红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口服伊曲康唑或局部外用他克莫司软膏、炉甘石洗剂等,同时应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用手抓挠局部,以免导致破溃而出现感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