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通常可以用洗手洗脸,但是要注意手法,避免过度清洁。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浅表性、炎症性皮肤病,一般与皮脂分泌过多或微生物感染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红斑、瘙痒、脱屑等症状。
洗手是日常生活中保持个人卫生的一种方式,脂溢性皮炎通常不会对皮肤造成损伤,可以用洗手的方式清洁皮肤。但患者需要注意,清洁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清洁,以免损伤皮肤屏障,造成皮肤刺痛。而且使用清洁产品时,注意选择清水或合适的洁面产品,不可使用碱性或酸性的洁面产品。
脂溢性皮炎的患者,可以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药物治疗,临床常用的药物有硫磺、煤焦油、水杨酸、酮康唑等。如果是真菌感染引起的脂溢性皮炎,还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此外,还可以使用B族维生素、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药物,改善脂溢性皮炎引起的皮肤干燥、粗糙等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脂溢性皮炎,建议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治疗期间,还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油性护肤品,并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