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在临床上称为脂溢性皮炎,并不是单纯的叫法,因为脂溢性皮炎通常是指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可能与马拉色菌感染、皮脂分泌异常、免疫功能失调以及其他因素有关。
1、马拉色菌感染:脂溢性皮炎可能是由马拉色菌感染引起,可能会发生在皮脂腺密集的部位,可能会引起皮肤表面出现红斑,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引起脱屑,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症状;
2、皮脂分泌异常:皮脂分泌异常是由于皮脂腺分泌过度旺盛所造成,可能会导致毛孔堵塞,使皮肤变得比较油腻,从而容易引起细菌滋生,诱发脂溢性皮炎。此时可出现炎性丘疹、脓包等皮损症状;
3、免疫功能失调:免疫功能失调一般是指免疫系统功能出现异常,可能是因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者是免疫系统受到损伤所致,可能会导致皮肤表面出现红斑、瘙痒等症状,当发生在皮脂腺分泌过多部位时,就有可能会引起脂溢性皮炎;
4、其他因素:若长时间抽烟、喝酒,或者是情绪波动较大、睡眠质量不佳,也会导致皮肤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加患病的几率。此外,还有可能与穿不透气的衣服,或者是使用刺激性的洗护用品等因素有关。
脂溢性皮炎可以遵医嘱外用酮康唑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比较严重,也可以口服伊曲康唑胶囊、盐酸多西环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期间还要注意加强皮肤护理,促进病情恢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