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脱发,也称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与雄激素受体有关的遗传性毛发脱落病。女性也会出现雄激素性脱发,但相对男性而言,女性更为常见,且更容易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但并不是单纯的雄激素性脱发,女性的雄激素性脱发,通常是由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1、遗传因素:是较为重要的因素,雄激素在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通常是由于遗传易感性,以及雄激素的代谢、合成、作用过程所引起;
2、皮脂分泌旺盛:皮脂分泌旺盛的女性,可能会出现毛囊口的过度角化,使毛囊逐渐变小、萎缩,从而导致脱发;
3、生活习惯:可能与精神紧张、焦虑、睡眠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会导致毛囊微小化,使毛囊逐渐变得微小化,从而引起脱发;
4、疾病因素:如果女性存在甲状腺疾病、卵巢功能减退,以及垂体疾病等,可能会导致雄激素性脱发。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造成头发的生长速度减慢,还可能会导致头发出现干枯、变薄、发黄等症状。卵巢功能减退会影响卵巢的激素水平,导致雌激素、孕激素分泌不均衡,雄激素分泌增多,从而导致脱发。此外,垂体的肿瘤,如泌乳素瘤,会导致泌乳素分泌增加,也会引起雄激素性脱发;
5、外用药物:如果女性经常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身体乳、膏剂或者油膏,也可能会引起脱发。
对于雄激素性脱发,轻度患者可使用抗雄激素的药物,如非那雄胺,以及米诺地尔、二硫化硒洗剂等,可有效抑制雄激素,促进毛发生长。中、重度的患者建议使用环丙孕酮、螺内酯等抗雄激素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等,也可促进毛发生长。如果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还需要配合应用环丙孕酮等药物进行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