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乙肝干扰素可能会引起脱发,但具体时间不确定。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脱发的时间也不同,而且每个人使用乙肝干扰素的剂量不同,脱发的时间也不同,大部分患者在停药后会逐渐长出新的头发。
乙肝干扰素是用来治疗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从而减少乙型肝炎病毒对肝细胞的损害,并降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生率。长期用药可能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导致出现皮肤损伤、发热、脱发的情况。
1、皮肤损伤:可能会出现注射区周围的皮肤红斑、瘙痒、疼痛,部分患者注射的局部皮肤会出现炎症性反应,甚至出现溃疡、皮下出血的情况;
2、发热:乙肝干扰素进入人体后,作为外源性的致热原,可能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出现发热的情况,但一般体温不会超过38°C;
3、脱发:长期注射乙肝干扰素,可能会影响头皮局部毛囊的营养供应,从而导致脱发的情况,建议患者不要过于担心。
大部分患者在停药后长出新的头发,小部分患者可能需要3-6个月,甚至1年的时间才可以长出新的头发,但一般1年内脱发症状会完全消失。如果患者想要脱发比较明显,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减少乙肝干扰素的用量,平时适当补充营养,保证头发生长的营养供应。
注射乙肝干扰素期间,应该适当忌口,不要吃过于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喝酒,以免影响药物疗效,从而不利于对疾病的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