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炎可以通过尿常规、尿培养、包皮分泌物涂片镜检、包皮组织病理检查、超声波检查等检查项目来确定诊断。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应检查和治疗。
1.尿常规
通过观察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是否存在异常,判断是否与泌尿系统感染有关。取晨起中段尿液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可反映身体基础健康状态。
2.尿培养
尿培养能够鉴定尿液中有无特定病原体存在,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有助于诊断包皮炎是否由这些微生物引起。采集新鲜尿液样本后送往检验科,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以评估其微生物含量。
3.包皮分泌物涂片镜检
包皮炎通常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涂片镜检可以快速识别致病微生物的存在。医生会从患处刮取少量组织标本,制成涂片后显微镜下观察有无特异性菌落结构。
4.包皮组织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认包皮炎病因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显示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及分布情况。局部麻醉下切除一小块病变组织并对其进行制片染色处理;然后在显微镜下分析组织结构变化。
5.超声波检查
超声波检查可用于评估包皮及其周围区域是否存在肿胀或其他异常表现。使用高频声音波扫描受影响区域,获取图像信息;可能需提前充盈膀胱以便更好地观察目标区域。
以上各项检查均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完成。患者应避免在检查前12小时内摄入大量水分,以免影响尿常规结果准确性。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