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32周得了皮炎可能是由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皮肤反应、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巨球蛋白血症、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1.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皮肤反应
孕期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角质层变薄、毛细血管扩张,易出现瘙痒等症状。典型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色斑块或丘疹,伴有瘙痒,孕妇不可搔抓,以免加重病情。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不适。
2.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由于雌激素水平增高引起肝脏代谢异常,胆汁酸排泄受阻,进而影响到皮肤健康,导致瘙痒和黄疸等症状。典型临床表现是瘙痒,通常从手掌和脚底开始,然后蔓延至全身,夜间更为严重。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止痒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进行局部涂抹。
3.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其产生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M分子量较大,在血液循环中难以被正常组织摄取利用,因此会在皮肤下积累并形成沉积物,从而引发皮肤病变。针对此病的治疗主要是化疗,常用药物包括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需严格遵循医师指导以减少对胎儿的影响。
4.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由皮肤直接接触某种刺激物质或过敏原而引起的炎症反应,这些物质可能存在于日常使用的化妆品、洗涤用品或其他物品中。对于此类皮炎,首先应立即停止接触可疑致敏源,并保持患处干燥清洁。必要时可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来减轻症状。
5.荨麻疹
荨麻疹的发生与机体释放具有炎症活性的介质有关,这些介质会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血液中的液体和组织蛋白渗出到周围组织间隙中,形成风团样改变。荨麻疹可通过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来进行治疗,同时避免已知过敏原以及穿着透气性好的衣物也有助于改善状况。
建议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肝功能,以评估病情进展;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若存在上述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