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性皮炎是指昆虫叮咬后皮肤出现的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被叮咬处出现红斑、水疱等,继而出现抓痕、血痂,通常可以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体征、皮肤镜检查等诊断出来。
1、病史:根据患者的过敏史、生活史等,可以诊断昆虫性皮炎。如果患者曾经在某些地方爬行,或者是居住在某些稀缺昆虫比较多的地方,如草甸、沼泽地等,出现皮肤损害,则可能患有昆虫性皮炎;
2、临床表现及体征:在叮咬处可能会出现红斑、水疱等,水疱可成群出现,甚至单个发生,也可出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面部、手部等,如果继发感染,则可能会出现脓疱、溃疡等,有时会出现奇痒难忍的症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还可以诊断,如是否出现过敏性休克、过敏性荨麻疹等;
3、皮肤镜检查:在皮肤镜下可以观察到被叮咬的部位出现花纹状、网状的红斑,或者出现水肿性红斑、水疱等,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坏死、表皮剥脱等,根据以上表现基本可以诊断昆虫性皮炎;
4、其他检查:在确诊昆虫性皮炎之前,可以检查血常规,检查患者是否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情况,或者检查血清中IgE抗体是否升高,此外也可以检查患者是否对螨虫、跳蚤等过敏,从而判断是否是昆虫性皮炎。
在诊断为昆虫性皮炎后,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制剂进行外涂治疗,还可以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进行抗过敏治疗,局部出现感染的患者,可以外用莫匹罗星、夫西地酸等进行治疗。在外出时,建议患者穿长衣、长裤,或者佩戴口罩,避免局部受到刺激,而导致病情加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药品库为你提供夏季皮炎用药大全。夏季皮炎多发,不同原因引起的皮炎,需要用不同的药物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治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