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可能与马拉色菌定植、脂质增多、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及个体易感性相关,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当病损发生于面部皮肤时,可表现为脸上到脖子长皮疹,可以通过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家庭护理等方法治疗。
一、原因:
1、马拉色菌定植:皮脂溢出部位定植的马拉色菌,尤其是油性皮肤的人群,容易在皮肤表面定植并大量繁殖,水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产生的游离脂肪酸进一步刺激皮肤,加重炎症反应;
2、脂质增多:皮肤表面屏障功能受损,导致水解皮脂的能力过强,过多的皮脂淤积在皮脂腺内,继而刺激毛囊皮脂腺开口处的上皮细胞增生、角化过度;
3、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紫外线、风、空气污染等因素刺激皮肤,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使皮肤对外界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更容易产生炎症反应;
4、个体易感性:不同个体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不同,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对刺激的耐受性也不同,导致机体易感性增加。
二、治疗:
1、外用药物:以溶液或乳膏剂为主,如酮康唑洗剂、二硫化硒洗剂、维生素B6软膏、炉甘石洗剂等,起到消炎、杀菌、抗真菌的作用;
2、口服药物:如瘙痒明显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依巴斯汀、氯雷他定等,病情严重者可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抗炎、抗过敏;
3、家庭护理:患者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将贴身衣物、被子等及时消毒,同时避免过度清洁,如过度清洁、去角质等。
此外,脂溢性皮炎的发生还可能与心理因素、饮食习惯等有关,如熬夜、焦虑、紧张、嗜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均可能导致脂溢性皮炎的发生。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紧张、嗜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药品库为你提供夏季皮炎用药大全。夏季皮炎多发,不同原因引起的皮炎,需要用不同的药物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治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