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皮炎所使用的药物也会不同,不建议自行用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使用对应的药物才能好得快。
1、接触性皮炎:一般要远离过敏源,也可以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还可以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进行治疗;
2、神经性皮炎:要避免搔抓、摩擦及使用刺激性药物,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进行治疗;
3、日光性皮炎:要避免紫外线的照射,出门做好防晒,可以遵医嘱外用复方吲哚美辛酊、复方炉甘石洗剂等进行治疗,还可以口服羟氯喹、阿司匹林等药物缓解症状;
4、脂溢性皮炎:建议患者定期清洁头皮,保持头皮的清洁,在医生的指导下外用水杨酸软膏、克霉唑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遵医嘱口服维生素B6、维生素B2等药物进行治疗;
5、淤积性皮炎:建议患者保持下肢的清洁,平时穿宽松、棉质的裤子,还可以遵医嘱使用水杨酸软膏、酮康唑乳膏等进行治疗。
除上述皮炎外,还有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其中神经性皮炎要避免搔抓,瘙痒严重时可以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进行治疗。银屑病建议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遵医嘱使用物理治疗,如光化学疗法、准分子激光疗法等。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今年3月18日是第十五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肝病专科主治医师魏东指出,慢性丙肝的症状比慢性乙肝更为隐蔽,长期血透、曾输血剃头、纹身、文眉、穿耳洞或做过牙科手术等人是丙肝的高危人群,要做好日常预防工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张晓红也指出,与慢性乙肝相比,慢性丙肝治愈率高,如果早期发现,及时应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等药物,可以堵住肝炎往肝硬化、肝癌发展的“大门”,甚至达到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