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上长水泡痒,是由于皮肤屏障被破坏,导致皮肤黏膜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出引起的。此时应尽量避免搔抓,以免出现感染等情况。
一、原因:
湿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疾病,皮疹呈多形性对称分布,可以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当湿疹出现在面部、耳部、头皮、手部、外阴等部位,患者在急性期可出现皮损,如红斑、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等。当湿疹皮损出现在四肢时,可出现小片红疹,界限不清楚,同时可出现小水泡,并伴随剧烈瘙痒。
二、处理:
1、一般处理:需及时找到病因或诱因,如接触过敏原引起的湿疹,应及时进行阻断。可使用清水或合适的洁面产品,去除皮肤表面残留的致敏物,避免加重过敏反应,并避免再次接触;
2、外用药物:可遵医嘱采用溶液湿敷的方法,如使用硼酸溶液湿敷,或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以起到收敛、止痒的作用,但需注意避免接触黏膜部位;
3、口服药物:可遵医嘱服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缓解严重瘙痒的症状。若继发细菌感染,也可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等;
4、手术治疗:当湿疹出现水泡破溃,引起皮肤大面积感染、溃疡时,可进行手术治疗,通过切开引流,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充分引流,后期再进行皮肤移植。
此外,在治疗期间应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以免加重病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