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呈反复性等特点。当患者患有湿疹时,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通过局部外用药膏、口服药物、静脉注射药物、皮肤护理等方法,促进湿疹恢复。
1、局部外用药膏:当患者出现湿疹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药物,缓解瘙痒症状。如果局部出现破损,为了避免感染,还可以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湿疹破损处,也可以使用硼酸溶液进行湿敷;
2、口服药物:如果单纯外用药物疗效不佳,湿疹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起到抗过敏、止痒的作用。如果患者出现继发感染,还可以遵医嘱服用头孢拉定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
3、静脉注射药物:当患者湿疹症状比较严重时,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生理盐水进行治疗,有抗炎、抗过敏、促进组织水肿消退的作用;
4、皮肤护理:在湿疹治疗期间,患者还要做好皮肤的护理工作,如避免搔抓患处,穿宽松、舒适的棉质衣物等。同时要避免日光直接照射,以免加重皮肤损伤,影响恢复。
此外,在湿疹恢复期间,患者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如可适当吃小米粥等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烧烤等,以免加重病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