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皮炎在中医角度而言属于梅毒、湿疹、疥癣等范畴,患者可以遵医嘱将马齿苋、土茯苓、金银花、菊花、绿茶等泡水饮用,可能会使病情好得快些。但如果出现神经皮炎,建议患者积极前往医院就诊,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1、马齿苋:马齿苋性寒,味酸、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疹、热淋、带下、痔疮等;
2、土茯苓: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肝、胃经,具有解毒、利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梅毒、湿疹、疥癣等;
3、金银花: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等,对于热毒内盛、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菊花: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风热感冒、肝阳眩晕、目赤昏花、疮痈肿毒等症状;
5、绿茶:绿茶性寒,味苦、甘,归心、肺、胃经,具有清头明目、振奋精神、消食化痰、去腻减肥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头痛昏昏、目赤、多睡善寐、感冒食积、口臭、齿痛、肉积等。
除了以上药物,患者还可遵医嘱将黄芩、黄连、白鲜皮、山栀等中药材一起配伍后煎煮服用,均可起到治疗效果。此外,若患者存在神经皮炎,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雷公藤多苷片、盐酸苯海拉明片、盐酸异丙嗪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今年3月18日是第十五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肝病专科主治医师魏东指出,慢性丙肝的症状比慢性乙肝更为隐蔽,长期血透、曾输血剃头、纹身、文眉、穿耳洞或做过牙科手术等人是丙肝的高危人群,要做好日常预防工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张晓红也指出,与慢性乙肝相比,慢性丙肝治愈率高,如果早期发现,及时应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等药物,可以堵住肝炎往肝硬化、肝癌发展的“大门”,甚至达到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