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起大疙瘩,通常可以抹抗生素类药膏、糖皮质激素类药膏、抗真菌类药膏,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以自行盲目使用药物,否则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
1、抗生素类药膏:大多数的皮炎起大疙瘩与细菌感染有关,属于炎症性疾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抹抗生素类药膏,如夫西地酸乳膏、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通常能够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有助于皮肤炎症消退,改善皮炎起大疙瘩的症状;
2、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果皮炎起大疙瘩,局部皮肤出现严重的瘙痒、红肿、疼痛等症状,可以遵医嘱抹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卤米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具有抗炎、止痒、抗过敏的作用,可以帮助皮肤逐渐恢复;
3、抗真菌类药膏:皮炎起大疙瘩通常与真菌感染有关,可以遵医嘱抹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复方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药膏进行治疗,有助于抑制真菌感染,从而使皮肤症状得到好转;
4、其他药膏:如果是过敏性皮炎,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抹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以及复方鱼肝油氧化锌软膏等药膏,可以缓解皮炎起大疙瘩的症状。如果皮炎起大疙瘩,并且伴有皮肤破损的情况,可以遵医嘱涂抹莫匹罗星软膏,能够预防感染,有助于伤口的恢复。
如果出现皮炎起大疙瘩的情况,建议及时去医院皮肤科就诊,由医生进行视诊等检查,明确具体的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膏进行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今年3月18日是第十五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肝病专科主治医师魏东指出,慢性丙肝的症状比慢性乙肝更为隐蔽,长期血透、曾输血剃头、纹身、文眉、穿耳洞或做过牙科手术等人是丙肝的高危人群,要做好日常预防工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张晓红也指出,与慢性乙肝相比,慢性丙肝治愈率高,如果早期发现,及时应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等药物,可以堵住肝炎往肝硬化、肝癌发展的“大门”,甚至达到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