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和足藓都是较为常见的皮肤病,但两者有较多的区别,主要区别体现在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发病部位、治疗措施、预后等多个方面。如果存在接触性皮炎或足藓,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1、发病原因:接触性皮炎主要是由于皮肤接触外源性物质,而引发的皮肤炎症性反应。足藓主要是由于皮肤癣菌感染,而导致的皮肤炎症性疾病;
2、临床表现:接触性皮炎的病变部位主要局限在接触部位,如手部、胳膊,表现为局部出现针尖大小的密集丘疹,严重者可能出现水疱、大疱。足癣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足部,可出现丘疹、水疱、丘疱疹、鳞屑等,并伴有明显瘙痒,而且还会出现脱屑、干燥的症状;
3、发病部位:接触性皮炎的病变部位主要局限在接触部位,如手部、胳膊、眼睑等。足癣主要是发生在脚趾之间,或脚底、脚侧,以及足侧缘部位的皮肤,主要是发生在脚趾之间;
4、治疗措施:接触性皮炎主要以抗过敏治疗为主,可遵医嘱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同时可配合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足藓以外用抗真菌药物为主,可遵医嘱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盐酸萘替芬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5、预后:接触性皮炎经过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但由于引发这种疾病的病因较多,因此有可能会出现复发。足藓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会导致局部长期瘙痒,而且还有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甚至导致丹毒、淋巴管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未妊娠者。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