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出现湿疹并伴随流黄水,常见原因有骨折后皮肤感染、局部软组织损伤、骨折固定不良、骶骨骨折合并感染等。建议患者及时就诊,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骨折后皮肤感染:由于骨折创伤较大,易被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导致骨折创伤部位皮肤出现感染性炎症,表现为骨折部位皮肤红肿、疼痛,有脓性渗出,即出现流黄水的情况;
2、局部软组织损伤:骨折后由于局部软组织挫伤,会出现软组织水肿、出血等,软组织挫伤后皮肤张力增高,如果毛细血管破裂,则会出现局部的渗出液增多,从而出现流黄水的情况;
3、骨折固定不良:骨折固定不良会导致骨折断端反复刺激周围软组织,造成软组织水肿、出血等,从而出现溢液、流黄水的情况;
4、骶骨骨折合并感染:骶骨骨折后由于局部软组织挫伤,会导致局部淤血、肿胀,如果合并感染,会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皮肤张力增高,从而出现流黄水的情况,甚至会伴随流脓。
患者需要对骨折进行固定,如果固定不良需要进行二次手术治疗,同时进行细菌培养,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控制感染。如果感染较重,应及时切开引流,必要时需要进行截肢手术。此外,患者需要抬高患肢,定期对患处进行换药、消毒,并配合抗生素的应用,如头孢克肟等,以免发生感染性休克等严重情况。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