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炎容易与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体癣、单纯性苔藓等症状混淆,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1、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由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摩擦和瘙痒引起的皮肤苔藓样变,主要与患者精神因素和内分泌失调有关,病变好发于颈部、背部、肘窝等部位,初起为红斑,逐渐发展为苔藓样变,上有丘疹,伴有少许鳞屑。而神经性皮炎的患者通常不会出现瘙痒症状,两者容易混淆;
2、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接触物的性质、浓度、刺激性或过敏物可以引起皮肤损伤,属于IV型超敏反应。轻者局部呈红斑,淡红至鲜红色,或针尖大丘疹密集。严重者红斑肿胀明显,可见多发丘疹、水疱甚至大疱,炎症反应剧烈,可出现肿胀、灼痛、胀痛、剧烈瘙痒等症状;
3、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浅表性、炎症性皮肤病,常见于皮脂溢出部位,多在头皮、脸部等处出现,可表现为红斑附着油腻性鳞屑,伴有瘙痒;
4、体癣:是发生在皮肤浅表部位的真菌感染,病原菌主要是红色毛癣菌,具有传染性,典型皮损为黄豆大小的红斑,边界清楚,可覆有鳞屑,边缘不断向外扩展,中央部分逐渐消退,形成边界清楚的环状或多环状斑块,伴有瘙痒;
5、单纯性苔藓: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皮肤炎症,主要与长期搔抓和摩擦刺激有关,主要表现为多发扁平丘疹,呈正常皮色、淡红色或肤色,表面有少许鳞屑,与过敏性皮炎容易混淆。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很多皮肤病患者一犯病了就喜欢自己去药店买点药膏擦擦,对此,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周冼苡教授提醒,这其中有不少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