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人向小编投诉:一不小心,皮肤又长满“面团”了……其实,从医学角度讲“面团”指的是荨麻疹,它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表现为时隐时现的瘙痒性、大小不一、扁平状的红疙瘩,中医称为“隐疹”,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急性荨麻疹起病急,患者先是感到皮肤瘙痒,继而出现风团(扁平状红疙瘩),搔抓后变为水泡,分散存在或融合成片,呈红色、皮色或白色,形态大小不等。一般数分钟到1小时内可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此起彼伏,自我感觉剧痒、灼热,少数有疼痛感。
慢性荨麻疹得病超过一月则为慢性荨麻疹(曾有一患者反复发病达21年),风团反复发生,但全身症状较少见。
荨麻疹脐疗方:
【处方1】
材料:玻璃火罐或玻璃罐头瓶1个。
疗法:用1枚大头针扎入塑料盖放脐上,将酒精棉球插到大头针上并点燃,立即将火罐罩在上面,待吸力不紧时取下,连续拔3回为1次,每日1次,3天为1疗程。
【处方2】
材料:玻璃火罐1个。
疗法:与处方1相同。
【处方3】
材料::桃仁、红花、杏仁、生栀子等份研粉,加入少量冰片调匀。
疗法:用凡士林或蜂蜜调药粉成糊状,摊成3厘米见方的饼,贴于脐部,再盖以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以上3个处方是小编咨询专家后整理出来的,如果你还在备受荨麻疹困恼,就请尝试一下这些方法吧!
(责任编辑:韩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冬季,很多人一接触冷水后手就发痒,起红疙瘩,且越抓越痒,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作“寒冷性荨麻疹”,就是俗称的“风疙瘩”、“风团”、“风包”。可是很多人说,我不在冬天也会起疙瘩,这也是寒冷性荨麻疹吗?寒冷性荨麻疹是怎么引起的?寒冷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来听听专家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