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冬季来临 防冻疮要趁早

2014-11-10 01:29:06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立冬已过,气温也将愈来愈低,寒冷的气候使得冻疮高发。专家提醒,预防冻疮越早越好,不要等到复发再处理。

  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物理性皮肤病,但其发病却和体质、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相关。冻疮一般发生在体质相对较弱的人身上,有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不良、严重疲劳或贫血等症状的人发病率更高。此外,长时间接触冷水和生活环境潮湿者也易患冻疮。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初期应开始预防。

  冻疮的预防,应该从各方面细节入手。

  首先,要促进血液循环。平时应加强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锻炼,或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或者搓手、跺脚也可以。

冬季来临 防冻疮要趁早

  第二,可采用温差水泡法。取一盆15℃的水和一盆45℃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每天3次,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冻疮已发作,就不可再用温水泡手脚。因为冻疮是由于人身体某部位处在低温环境下,毛细血管等组织受冷收缩,进而引发变形。这些组织受损,血管壁变得比正常血管更薄,如果突然用热水浸泡,由于热胀冷缩原理,已经受损的毛细血管会突然膨胀,从而引发血液、皮肤细胞中的一些体液等内渗,加剧肿胀,甚至引发感染。

  第三,注意手脚清洁和保暖。细菌滋生也是造成冻疮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老百姓很容易忽略的因素。勤洗手、勤换鞋袜,清洁和保暖工作做好了,冻疮不易发生。

  第四,采用服、擦药物法。有冻疮体质者,可在入冬前一个月增加维生素A、C及矿物质的摄入,以提高机体耐寒力。也可在冻疮好发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可用),或取中药三七、红花、赤芍、鸡血藤等各适量,水煎取液,进行局部擦洗。

  冻疮易反复 应如何治疗?

  一般冻疮分两种:一种是非冷冻性冻伤;另一种是冻结性冻伤。

  非冷冻性冻伤,是指人长期处在低温环境下,一般是在零下十摄氏度至零上六摄氏度之间,引起的人体某部位受损害,这种病患相对好治疗,不必去医院,选择一些冻疮膏以及抗炎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即可。对于这类冻疮,要注意可以用不高于体温的温水擦洗,然后用酒精消毒创口,切忌用烫水浸泡,以免感染。

  冻结性冻疮,是指人在极度低温状况下,一般在零下二十摄氏度以下,迅速受冻,引发冻疮。这种病患治疗起来相对麻烦,创口会出现组织性坏死,血管收缩严重,皮肤局部干燥坏死,伴有感染等现象。张教授强调,这种系统性的冻结性冻疮,必须要到医院进行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小疾病大麻烦第44期:预防得当 避免陷入冻疮“一年冻,年年冻”的怪圈

冻疮多发于手足、面颊、耳郭等末梢部位,临床表现为红、肿、热、痛等,严重者可能发生水疱或水疱破溃、糜烂、溃疡等。据章星琪主任介绍,小孩、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以及末梢血液循环不良或长期在低温、潮湿等环境下工作的人员都属于冻疮的高发人群。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施为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擅长领域:皮肤病理诊断特别是感染性皮肤病(如结核、麻风、真菌等)及毛发性疾病、红斑狼疮、少见疑难及重症皮肤病诊断与治疗

  • 庄永灿副主任医师泉州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白癜风、皮肤美容、牛皮癣、脱发、荨麻疹、湿疹等各种皮肤病。

  • 杜荣昌主任医师上海白癜风专科医院

    擅长领域:顽固型、大面积、久治不愈白癫风、银屑病、座疮、湿疹类常见病及各种皮肤疾病的诊治。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