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机后脸颊和耳朵周围皮肤出现红肿、发痒症状,这种几率这么小的事居然发生在吕小姐的身上。近日,吕小姐煲电话粥半个小时后,脸颊、耳朵周围皮肤出现红肿、发痒的问题,甚至出现细小的水泡,在医院被诊断为皮炎。她以前也出现过类似症状,但一直以为是食物或化妆品引起过敏,直到这次皮肤起水泡,才发现是因为接听手机引发接触性皮肤炎所致。
什么是“手机皮炎”?
皮肤科医生解释,手机皮炎的发生,主要是长时间使用手机导致患者出现镍元素过敏所致。这与平时我们经常见到的染发剂过敏,以及长时间使用镀镍皮带裤扣所致的脐周湿疹的发病机制是一样的,其实质是接触性皮炎。
“手机皮炎”的患者很少见,但现实中确实存在。这种皮疹大多出现于经常接触机身的脸颊和耳朵,也可能出现于接触按钮的手指。“手机皮炎”女性的患病的概率更高,很多女患者可能在使用手机前,已经对某些首饰存在过敏反应。手机商在制造外壳时,常添加镍、镉、铬等金属成分,使其外观更漂亮,而这些金属是常见过敏原。炎热天气下,人出汗多、毛孔扩张,这些金属更易引起接触性皮炎。对金属过敏的人群,尤其要注意别“煲电话粥”。
生活中如何预防“手机皮炎”?
那么,仅仅是手机上的金属物质会导致过敏与皮炎,还是手机、手机相关配件、手机外壳上的哪些物质易诱发人体出现过敏反应,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怎么预防“手机皮炎”?
医生介绍,造成出现过敏反应的原因很多,依据患者体质的差异,也会有所不同。但若单纯以手机这项物品来看,大致上脱离不了手机本身机壳的金属;附着于上的脏污、尘螨;PV材质荧幕保护膜等几大因素。判断手机导致的接触性皮炎也很简单,一般来说皮肤症状仅局限于接触部位,以露出部位为多,境界边缘清楚,形态与接触物大抵一致。当然也会因为搔抓或其他原因将接触物带至身体其他部位而发病,甚至因肌体处在高度敏感状态而泛发全身。
我们建议,因为并不是每个人对这些矿物元素过敏,如果对手机上的某些配件材料过敏,不妨给手机买一个塑料外壳,如今的手机外壳多种多样,不仅能够彰显用户的个性,还能保护手机免于刮花。
而如果是对于花粉等一些过敏源过敏的人,为了预防皮肤过敏我们建议,在花粉比较多的季节外出时要注意带好口罩,家里养花的要常保持室内的通风,对于一些易引起过敏的植物最好是不要养。另外,尘螨也是诱发皮肤过敏的一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在生活中需要经常把自己的被褥等床上用品及时的清洗和拿到阳光底下晒。
还有,体质差的人们若想预防皮肤过敏,在生活中也加强身体的锻炼,提高免疫力,多喝水、注意保暖、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等,都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帮助抵抗外界侵袭。此外还可以从饮食方面来预防皮肤过敏,过敏体质的人秋季护理皮肤重在益气养阴,多吃些清热解毒、滋润皮肤的食物,如梨、苹果、黄瓜、苦瓜、冬瓜等,少吃桂圆、荔枝等温性食品。同时注意劳逸结合,因为规律作息有助于调整人体内分泌。
39健康网推荐阅读: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日光性皮炎多见于春夏季节,在日晒后数小时至十余小时,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水肿还伴有瘙痒、灼痛或刺痛感;严重者出现水疱、大疱,疱壁紧张,内容为浅黄色浆液,水疱可破裂、糜烂。更严重者可能出现发热、心悸、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甚至发生休克。
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痒及烧灼感。口服药物后,鼻和眼部症状及体征得以迅速缓解。亦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详细]
去看看 ¥15.93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鼻塞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症状之一,最常见的原因包括鼻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窦炎等。理论上来说,鼻塞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解决。)以及眼部痒及烧灼感。口服药物后,鼻和眼部症状及体征得以迅速缓解。亦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详细]
去看看 ¥26.67本品适用于皮肤过敏症:荨麻疹、湿疹、皮炎、药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虫咬症、日光性皮炎。也可用于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药物及食物过敏。[详细]
去看看 ¥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