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把婴儿湿疹称为“奶癣”。大多发生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躯干四肢也有。
婴幼儿湿疹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这种病剧烈瘙痒,反复发作,伴有渗出的斑丘疹结痂等损害,治疗困难。以下为西医和中医的治疗方法,可供参考。
中医治疗
1、中医内治
(1)胎热证—婴儿期:面部红斑、小丘疹水疱、渗出。渗液干燥后橘黄色痂皮,舌质红,苔少,指纹紫色。治法:清心导赤,护阴止痒。
(2)湿热症—儿童期:主要在四肢、腘窝、肘窝见红斑,上有针头大小的丘疹、小疱,部分融合成片,自觉痒重,搔抓后渗血或渗液,舌质红、苔薄黄、脉濡数。治法:清热、祛湿止痒。抗敏灵冲剂有清热除湿解毒止痒作用;稍稍大些的幼儿,还可用湿疹汤煎剂。
2、中药外治
(1)中药湿敷法(冷湿敷):药液不加热,选用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中药,煎汁过滤,以4-5层纱布敷于患处,每日二次,每次20分钟,适用于潮红、肿胀、糜烂皮损。
(2)涂药法:用自制的紫草油、中药Ⅰ号、中药Ⅱ号中药油剂涂于患处,以收敛、止痒,适用于亚急性湿疹及小的糜烂面。
(3)中药保留灌肠法:将中药液从肛门灌入大肠,不受吞咽功能限制,吸收快,药效迅速。1岁以内药液20毫升;1-3岁30毫升。灌肠的动作要轻缓,留置时间30分钟,每日1-2次。
(4)喷雾法:是用雾化器雾化后,将中药液喷到皮损处以达到治疗目的,无机械刺激,但要注意保护眼睛。
西医治疗
1、西医内治
(1)抗组胺药:H1受体拮抗剂有脱敏镇静止痒的作用,如马来酸氯苯那敏。
(2)抗生素:对于皮损广泛、渗出明显、糜烂面大,即便没有明显感染症状也可酌情应用,如红霉素、阿奇霉素、头孢类,应用一周左右一般可出现明显疗效。
(3)硫代硫酸钠:可静滴也可口服,有的患儿反应较好。
(4)甘草酸胺或复方甘草酸制剂:可口服也可静滴,有脱敏、止痒的作用,但有造成肢端水肿的付作用。
(5)锌制剂:硫酸锌或葡萄糖酸锌,对渗出明显特别是肢端、腔口部位的皮损明显者有效,2mg/kg/d。
2、西医外治
(1)焦油类:黑豆馏油软膏有一定疗效,有收敛止痒作用,亚急性、干燥皮损均可使用,也可与激素软膏合用。
(2)糖皮质激素类:对于无糜烂渗出的皮损可选用。尽可能选用中、弱效的品种,如丁酸氢化考的松、糠酸莫米松等。但用药面积不宜过大,可与非激素药膏类轮流使用,每日小于2次。
(3)抗生素:对于皮损有感染者,可单独或与其他药物如激素软膏合用。
(4)溶液:假如皮损有较多渗出或糜烂面大,应选用溶液湿敷,如0.1%利凡诺、2%硼酸等。
(5)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包括他克莫司、吡美莫司,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外用药,对亚急性皮损、无渗出皮损均可应用。对儿童应选择低浓度。
婴儿湿疹的预防 婴儿湿疹预防非常重要。平常小儿内衣应穿松软宽大的棉织品或细软布料,不要穿化纤织物。内、外衣均忌羊毛织物,以及绒线衣衫。最好穿棉花料的夹袄、绒布衫、棉袄等。
要密切注意患儿的消化状态,是否对牛奶、鱼、虾和鸡蛋等食物过敏。母乳喂养的,母亲应避免进食此类容易造成过敏的食物。
患儿要避免碱性肥皂、化妆品或者香水等物的刺激。发病期间不要作卡介苗或其他预防接种。要避免与单纯疱疹(俗称“热疮”)的病人接触,免得发生疱疹性湿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