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秋季干燥慎防湿疹 及时补水是关键

2013-09-16 01:41:59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踏入秋季,天气越来越干燥,湿疹也迎来了它的高发期。干燥是引发湿疹的罪魁祸首之一,婴幼儿和老年人最容易中招。专家提示,秋季天气干燥,更应注意日常皮肤护理和保湿,避免疾病的发生。

  湿疹的发病特点是:(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可发生于体表的任何部位;(3)反复发作;(4)局部或全身可见红斑、丘疹、水泡、糜烂、渗出、结痂、脱屑、色素沉着;(5)剧烈瘙痒。

  秋季湿疹多是“缺水”惹的祸

  对于刚出生的婴幼儿,不少父母或长辈有每天给孩子洗澡的习惯。婴幼儿洗澡的频率与季节息息相关,夏天湿度大,皮肤出汗多,天天洗澡也无妨。秋季气候干燥,新陈代谢减少,汗腺、皮脂腺分泌减少,不易形成油性保护膜。再加上婴幼儿的皮脂腺本就未发育成熟,天天洗澡会使表皮越来越干燥,失去“保水”的能力,水分流失以后便出现湿疹。

  老年人受激素水平降低、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减退等因素影响,皮肤含水量减少,易粗糙、缺水。老年人更加要改掉频繁洗热水澡、搓澡等习惯。因为人们在搓澡时常常会搓出一层白泥,这并不是脏东西,而是皮脂腺、汗腺分泌的分泌物以及角质层、脱落碎屑等形成的一层体表脂质膜,它对皮肤具有保护作用。

  因此,在秋季最好不要天天洗澡,选择不致敏适合自己的比较温和的洗浴用品,湿疹患儿或皮肤干燥者在洗澡之后抹上适合自己的不易致敏保湿剂,就能够把水分保持在皮肤里面,这样皮肤一直保持滋润,皮肤滋润就不容易得湿疹,或因此造成的皮肤瘙痒。不抹润肤露,皮肤皴了,有小的裂口,这样皮肤容易受各种各样的脏东西或者过敏原的刺激,就有可能发生湿疹。

  秋冬季要重视补水补湿

  秋冬季气候比较干燥,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容易发干,屏障功能降低,遇到一些刺激就可能会引发干性湿疹。所以秋冬季应该注意皮肤的保湿和保养,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群更需重视。

  想要预防,日常护肤非常关键。首先应该减少洗澡的次数,少用肥皂等,洗完澡后可以全身抹一些润肤露、保湿霜等等。润肤产品要选择一些正规厂商生产、品质较好的,以免适得其反,引起刺激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皮肤易过敏的人可以先在局部试用,安全后再大面积使用。

  皮肤已经不好者一定要选用适合自身情况的滋润护肤品保养,如硅油乳膏、尿囊素乳膏,而且使用要足量。选择贴身的衣服时应尽量挑选软的纯棉制品,以防化纤制品刺激皮肤。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包永忠副主任医师 内蒙古监狱管理局第二医院  全科

本人目前为大内科副主任医师、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曾进修于中国医科大学一年,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和较强的危重症急救能力,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能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湿疹
  • 莫匹罗星软膏

    本品为局部外用抗生素,适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感染,例如:脓疱病,疖肿、毛囊炎等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溃疡合并感染,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详细]

    去看看 ¥36.25
  • 皮敏消胶囊

    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用于急慢性荨麻疹、急性湿疹属风热证或风热挟湿证者。[详细]

    去看看 ¥73.5
  • 哈西奈德溶液

    本品用于接触性湿疹、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面积不大的银屑病、硬化性萎缩性苔藓、扁平苔藓、盘状红斑性狼疮、脂溢性皮炎(非面部)肥厚性瘢痕。[详细]

    去看看 ¥5.0
推荐专家更多
  • 赖梅生副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带状疱疹、红斑狼疮、白癜风、黄褐斑、癣、扁平疣、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银屑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失眠、咳嗽、口腔溃疡等疾病。

  • 李伟凡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擅长领域:痤疮、带状疱疹、银屑病、皮炎、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皮肤病、黄褐斑、脱发等损容性皮肤病等,解决与美容有关的皮肤问题。

  • 庄永灿副主任医师泉州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白癜风、皮肤美容、牛皮癣、脱发、荨麻疹、湿疹等各种皮肤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