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癣虽然名为“癣”,却不是霉菌感染,而是某种慢性发炎反应,临床上可见皮肤病灶呈现红色斑块,合并银色麟屑脱落,“这是皮肤免疫疾病,绝对不是洗澡没洗干净,也不是传染病!”
医界普遍认为,干癣致病原因可能来自于基因,若父母都有干癣,子女得病机率为50%,且要后天环境诱发,例如外伤、感染、药物、情绪压力、日晒、抽烟、肥胖、喝酒等;另外,部分发炎性肠道疾病,也可能促使干癣产生。
“近几年讨论干癣的国际会议上,病患心理状态成为重要议题!”专家表示,尤其是发作于指甲、头脸部的干癣病患,面对人群常有自卑感,严重影响正常工作或社交,情绪压力又造成干癣症状更严重,呈现恶性循环。
专家说,美国的皮肤科相关期刊曾于2010年发表统计,干癣病人的忧郁机率上升39%、焦虑上升37%,自杀机率也增加14%左右,“亲友必须多关心干癣病人的心理状态,主要是劝他们稳定接受治疗,病情控制了,心情自然就好!”
干癣治疗大多针对抑制发炎反应,专家表示,传统用药类固醇早晚都得擦,现在则开发出维生素D加类固醇的复合式局部用药,每天擦一次即可,2周就能见效,轻中度病患好好擦药,约90%能改善,外观几乎与正常人无异。
“治疗干癣,要注意全面抑制发炎!”专家说,干癣无法根治,症状舒缓后应避免再发作,病患尽量别搔抓皮肤,也要避免熬夜、吃辛辣、油炸、高糖高脂食物;建议多吃新鲜蔬果,并且改用亚麻油、橄榄油等富含ω-3的食用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白癜风、色素脱失、儿童白癜风、面部白癜风、肢端型白癜风、节段型白癜风、散发性白癜风、泛发性白癜风、掌跖脓疱病、银屑病、寻常型银屑病、脱发、皮肤癣菌病、疱疹、脓疱疮、牛皮癣、甲沟炎、灰指甲、副银屑病、痘印、痘坑、痘痘、痤疮、斑秃、疤痕、玫瑰痤疮、扁平疣、毛囊炎、足癣、体癣、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红疹、过敏性皮炎、雀斑、咖啡斑、黄褐斑、白癜风、生殖器疣、生殖器疱疹皮炎、尖锐湿疣、淋病、血管瘤、瘢痕疙瘩。
擅长领域:湿疹、皮炎、荨麻疹、尖锐湿疣等常见皮肤性病诊治和皮肤病理诊断。
擅长领域:痤疮、带状疱疹、银屑病、皮炎、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皮肤病、黄褐斑、脱发等损容性皮肤病等,解决与美容有关的皮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