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应对皮肤干痒不能全靠润肤露

2012-10-30 01:21:26家庭医药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秋主燥,这个季节常有北风呼啸南下,风盛容易干燥,暴露在外的皮肤受到空气中风燥之气的侵袭,因而失去了津液的滋润营养,所以容易出现瘙痒的症状,不少患者还会因搔抓皮肤继而出现抓痕、血痂等症状。可通过涂搽护肤品,并吃一些生津养液的食物或药物,外防内调双管齐下来防治。

    每年秋风起,医院皮肤科总会迎来一批皮肤瘙痒的病号。专家介绍,眼下这种带有明显季节性的皮肤瘙痒症其实是由风、燥所致,因为风盛容易干燥,燥盛容易生风,风燥相济,使得暴露在外的皮肤受到空气中风燥之气的侵袭,因而失去了津液的滋润营养而发痒。可通过涂搽护肤品,并吃一些生津养液的食物或药物,外防内调双管齐下来防治。

  风燥相济  

    皮肤易瘙痒

  “一转入秋,门诊就多了不少皮肤瘙痒者,他们有的仅表现在四肢,有的全身都痒。特别是北风一起,更痒得整晚难以入睡,白天也浑身不自在。”某三甲医院中医师从中医的角度解释称,秋季皮肤瘙痒症的病因和病变机理跟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秋主燥,这个季节常有北风呼啸南下,风盛容易干燥,暴露在外的皮肤受到空气中风燥之气的侵袭,因而失去了津液的滋润营养,所以容易出现瘙痒的症状,不少患者还会因搔抓皮肤继而出现抓痕、血痂等症状。

  “这类病尤其多见于老人或一向阴虚或血虚内热的人群。”专家分析称,这类人多出现阴津亏虚、血虚、血燥、血热,容易生风,在这种季节,人体的“内风”与自然界的“外风”相互影响,风燥相济因此更易发病。

  外防内调

  远离皮肤瘙痒

  专家建议,可从外防和内调两方面来预防秋季皮肤瘙痒症。

  外防:涂润肤品,穿棉质、丝质的内衣。秋风起时应尽量让皮肤少暴露在外,可选择穿厚薄适度的长衣长裤,避免因皮肤缺水更严重而变得更干甚至皲裂。

  洗澡水温最好保持在39℃左右,冲洗时间不要过长。浴后可适当涂搽蛤蜊油、甘油、白凡士林等少刺激的油脂或护肤膏。皮肤特别干痒者,也可用适量橄榄油按摩干燥部位以润肤。

  内调:吃一些生津养液的食物或药物,注意少饮酒或不饮酒,少食辛辣及海鲜等“易发物”,定量多次补水。另外,多吃蔬果也可达到润泽皮肤的目的,例如,可多食梨子、石榴、提子、葡萄、桑葚等。

  皮肤瘙痒

  可引起皮肤感染

  皮肤瘙痒症主要表现为在外观看似正常的皮肤上出现瘙痒,可以是全身皮肤发生广泛性的瘙痒,也有局部的,位置不固定,但以小腿、前臂、背部、腰腹部常见。也有由于情绪激动,温度改变,饮酒或食辛辣食物后引起加重。

  瘙痒为持续性或阵发性,程度轻重不一,一般晚上较轻者痒感可以忍耐,不抓即可以过去;重者剧痒难忍,一旦发生难以遏止,常不停地猛烈搔抓,而难以入睡。

  瘙痒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长达数小时,短的持续几分钟即可过去。因为搔痒,长期反复搔抓,可致使皮肤上出现抓痕、血痂、皲裂、色素沉着甚至出现苔藓样变湿疹样改变,导致皮肤变厚、粗糙,甚至抓破后引起继发皮肤感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冬季瘙痒症
推荐专家更多
  • 周珏伟副主任医师苏州肤康皮肤病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各类皮肤疑难杂症,在治疗痤疮(青春痘)、银屑病(牛皮癣)、白癜风、皮炎、湿疹、荨麻疹、鱼鳞病、脱发、黄褐斑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 王晓彦泉州中科白癜风医院

    擅长领域:白癜风、皮炎、荨麻疹等皮肤病的治疗。

  • 赖梅生副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带状疱疹、红斑狼疮、白癜风、黄褐斑、癣、扁平疣、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银屑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失眠、咳嗽、口腔溃疡等疾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