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治疗痤疮色斑要多管齐下

2009-07-14 07:56: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五脏六腑气滞血瘀,人的脸色就会晦暗萎黄,长出黄褐斑、暗疮,还会出现性情急躁、心情郁闷、月经不调、失眠多梦等症状。

  对许多职业女性来说,定期到美容院做皮肤护理已经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但如果脸上生了黄褐斑、蝴蝶斑或暗疮,可不是光做皮肤护理就能解决问题的。

  斑是堆积在表皮的黑色素增多而形成的,因此,软化、分解多余角质(死皮)可以淡化表皮的黑斑色素。目前,国际上主要的淡斑原料有:果酸(甘醇酸、乳酸)、植物精华(熊果素、桑果、甘草根、绿茶、洋柑橘等)、对苯二酚、曲酸、柠檬酸等。因对苯二酚需要补助原料来增强其效果,而曲酸过敏率较高,因此,这两种原料已不被广泛采用。

  目前,对色斑较有效的改善方法有三种,一是加速新陈代谢,让表皮沉淀的色素随角质脱落而淡化;二是用美白综合成分抑制黑色素产生的数;三是用抗氧化物质抑制自由基,以免黑色素进一步受刺激。

  ●方法一:补水加饮食调节

  淡斑产品常使用渗透力强的甘醇酸、安全性高的葡萄籽精华、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一方面修复黑色素细胞,令其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加速皮肤新陈代谢,将黑色素运送至表皮,让其随角质层一起脱落。同时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中的抗氧化美白成分能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并可起到淡化皱纹,收紧和保护皮肤的作用。

  淡斑操作疗程是:7天-10天算作一次,6次为一个疗程。使用淡斑产品早期出现色素加深的现象是正常的,这正是产品的淡斑成分发挥了效用,黑色素通过新陈代谢被加速运送至表皮的表现,一般7天-10天后色斑开始逐渐淡化。在治疗期间,必须注意配合使用补水产品,如美白保湿滋润液、特殊护理屏障霜、特殊护理维生素霜等,并做好防晒保护,同时,在饮食上要注意多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

  ●方法二:针灸调理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五脏六腑气滞血瘀,人的脸色就会晦暗萎黄,长出黄褐斑、暗疮,还会出现性情急躁、心情郁闷、月经不调、失眠多梦等症状。另外,妇科病、脾胃不和、肝郁不舒也会诱发面部产生色斑和暗疮。只有内调外治,标本兼治,才能彻底治愈。针灸调斑、祛痘美容术运用中医经络原理,采取点刺、拔罐等方法,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达到疏通气血、调和阴阳的功效,并配合纯天然中草药护理用品进行皮肤护理,短时间内,不仅能使面部色斑消失,皮肤白嫩光滑,而且能调节身心平衡,令人精力充沛。

  相关链接

  色斑形成的原因

  黑色素是使皮肤产生色泽的色素它是一些位于基底层的肉芽。黑色素对皮肤的作用就像一个过滤器,保护皮肤和身体免受紫外线辐射的损伤。

  正常情况下,黑色素细胞不断产生黑色素,当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被激活,生成多巴,多巴被氧化生成多巴醌,于是产生黑色素。

  由于外界因素和体内因素造成黑色素细胞代谢紊乱,在表皮堆积就造成色素分布不均而形成色斑。色斑形成的原因有两类:

  1.外界因素:表皮受刺激(如不恰当的美白疗法、使用劣质化妆品等)、紫外线照射、按摩等。

  2.身体内部因素:荷尔蒙分泌不平衡、服食某些药物(如避孕药等)、怀孕、精神压力过大等。

 
39皮肤频道
  39皮肤频道健康科普:指甲小太阳过小应疑为贫血 39皮肤频道皮肤资讯:皮肤癌新疗法5年内或问世
39皮肤频道不良白领:女孩常扎马尾当心脱发 39皮肤频道春季饮食:5款美容膳食方巧防春季皮肤过敏
39皮肤频道时尚丽颜:女人最易长斑六时期不可大意 39皮肤频道育婴天地:妈妈护理婴儿湿疹的妙招

39皮肤频道

(实习编辑:易校吉)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粉刺
推荐专家更多
  • 苏向阳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领域:湿疹、皮炎、荨麻疹、尖锐湿疣等常见皮肤性病诊治和皮肤病理诊断。

  • 王晓彦泉州中科白癜风医院

    擅长领域:白癜风、皮炎、荨麻疹等皮肤病的治疗。

  • 李锋主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擅长领域:白癜风、牛皮癣(银屑病、寻常型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脓包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性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梅毒、淋病、软下疳)、青春痘、面皮炎、红斑狼疮、硬皮病、荨麻疹、湿疹、皮肤过敏、带状疱疹、脱发、毛囊炎等常见皮肤疾病的治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