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银屑病治疗走出四大误区

2008-11-27 00:01: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易复发的慢性皮肤病。因顽固难愈,患者又求医心切,往往盲目求医滥用药物,而走进了治疗误区。不但花钱四处奔波没治好病,反而使病情加重,甚至丧命。因此,正确的寻医问药非常重要。
  三、切勿随意滥用药物,特别是不能滥用激素抗肿瘤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我所通过二十多年的临床研究和分析大量的临床资料,认为银屑病的发病是由先天易感基因,在机体气血平衡失调,外界环境气候,风湿寒热,精神刺激,外伤感染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引起的血热、血燥与表皮细胞过度增生性病变。久病伤肾热,久病多瘀,加之治疗过程中反复不当的应用白血宁、乙亚胺、乙双吗啉等细胞毒类抗癌药与激素类药物;又致病情趋向顽固恶化难治愈。
银屑病治疗走出四大误区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也表明,地塞米松,强的松、倍他米松和进口针剂康宁克通等激素类药物及其配制的各种制剂,对部分患者虽有一定的短期效果,但易诱发糖尿病,骨质疏松,胃溃疡高血压白内障,有易于感染,浮肿,精神欣快等副作用。一旦停药,还会出现反跳,使病情恶化加重,给以后的治疗带来困难。有的甚至转变成难愈的脓疱型,关节型银屑病。而甲氨蝶呤、乙双吗啉、白血宁、乙亚胺、丙亚胺等抗肿瘤药物或免疫抑制剂,不仅有使机体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口腔粘膜和胃肠道发生溃疡,腹痛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脱发等毒副作用,久用免疫抑制剂还可抑制机体清除癌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发生恶性肿瘤。近些年来国内外都有乙双吗啉,乙亚胺,丙亚胺等应用后发生白血病,鳞癌,肝癌等报道。

  据统计,国内70年代至今因治疗银屑病用抗肿瘤药物而引起白血病或恶性肿瘤的已有数千例。银屑病的远期随访发现,用过抗肿瘤药物的病情发展比未用过抗肿瘤药物的要严重的多。经有关研究证明,抗肿瘤药治疗银屑病,使后期病情加重的危险性增加了3。57倍。因此,患了银屑病不能滥用激素、抗肿瘤药物或免疫抑制剂。应尽量选择中医药治疗。在近年来召开的全国防治银屑病协作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是防治银屑病的方向D西医抗癌药和激素类药物有严重毒副作用,应尽量避免使用”。

  2002年10月,国家药监局也已下达停止生产使用乙双吗啉、乙亚胺等毒性较大药物的文件。因此,患了银屑病“宁可不治,也不要乱治”。这是久治不愈患者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我们二十年来治疗银屑病的经验总结。

  四、坚定治疗信心,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银屑病患者的发病、复发加重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社会和家庭对患者的关爱,患者本人对疾病乐观积极的心态与热爱生活的信心,也是银屑病康复的良药。

(实习编辑:古茜文)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银屑病
推荐专家更多
  • 李锋主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擅长领域:白癜风、牛皮癣(银屑病、寻常型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脓包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性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梅毒、淋病、软下疳)、青春痘、面皮炎、红斑狼疮、硬皮病、荨麻疹、湿疹、皮肤过敏、带状疱疹、脱发、毛囊炎等常见皮肤疾病的治疗。

  • 李伟凡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擅长领域:痤疮、带状疱疹、银屑病、皮炎、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皮肤病、黄褐斑、脱发等损容性皮肤病等,解决与美容有关的皮肤问题。

  • 赖梅生副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带状疱疹、红斑狼疮、白癜风、黄褐斑、癣、扁平疣、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银屑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失眠、咳嗽、口腔溃疡等疾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