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为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发展形成的囊肿:后者也可由于损伤、手术使上皮细胞植入而形成,皮样囊肿囊壁较厚,有皮肤及皮肤附件(如汗腺、毛囊等)组成,囊腔内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腺、汗腺和毛发等结构。
<症状体症>
1.好发于口底、颏下、眼睑、额、鼻、眶外侧、耳下等部位,多见于儿童及青年。 2.生长缓慢。 3.常为球形、深在、界限清楚、触有面团感,一般无自觉症状。
<诊断依据>
1.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 2.检查为较深在界限清楚的肿块,扪有面团感; 3.穿刺抽吸物为豆渣样,镜下可见脱落上皮细胞、毛囊和皮脂腺等; 4.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
<疗效评价>
1.治愈:囊肿完整摘除,创口基本愈合; 2.好转:治疗后,囊肿尚有残留; 3.未愈:并发感染者行抗炎治疗或切开引流后,感染症状有好转,但未手术摘除囊肿;
<专家提示>
皮样、表皮样囊肿为良性肿物,其与周围组织间有很明显的界限,所以手术很容易摘出,手术创伤很小,且本病非手术治疗无效,所以一旦诊断确立,应予手术治疗,切勿使用放疗或化疗,更不宜使用民间一些不明成份的药物内服外敷,少数并发感染者可先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再行手术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