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首页 > 皮肤病 > 正文

臭汗症的中药治疗

2007-08-19 18:38: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天热出汗,理所难免,但有些人出汗发臭令人生厌。患者自己也很苦恼,既使经常洗澡更衣、可出汗粘身发臭,香水也难掩其味。

  “臭汗症”古书早有记载,据《诸病源候论》云:“人有体气不和,使精液杂秽,故令身体臭也”。中医认为汗出发臭是肝胆湿热、脾胃浊滞所致,现代医学证明蛋白质异常分解产生的甲硫醇、5—羟吲哚等是汗液中臭味的来源。患有“臭汗症”的人通常兼有胸闷纳呆、口苦发腻、渴不思饮、身重体倦、尿少色黄等证候,少数人还兼有腋下狐臭。

  笔者依据临床经验,选用芳香化浊、清热解毒的药物组成“体香饮”的方剂用于治疗“臭汗症”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藿香、佩兰、苍术、川朴花、石菖薄、淡竹叶、泽泻、茯苓各10克,白芷、木香、沉香曲、薄荷各5克,滑石30克,共13味,每日一贴,煎二次,早、晚各服一次,一周后便可使汗出减少,体臭消除。

  为避免复发,“臭汗症”患者还应注意少吃咸、辣食物和不洁的荤腥海味,平时应多吃些瓜果蔬菜。服药无效者则大多兼有肝病或神经官能症,需进一步诊治。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化脓性汗腺炎
  • 乙酰麦迪霉素干混悬剂

    对本品敏感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肺炎支原体等引起的毛囊炎、疖、痈、蜂窝组织炎、皮下脓肿、中耳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详细]

    去看看 ¥43.5
  • 氯霉素胶囊

    1.伤寒和其他沙门菌属感染:为敏感菌株所致伤寒、副伤寒的选用药物,由沙门菌属感染的胃肠炎一般不宜应用本品,如病情严重,有合并败血症可能时仍可选用;在成人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感染中,以氟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孕妇及小儿不宜用该类药)。2.耐氨苄西林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或对青霉素过敏患者的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本品可作为选用药物之一。3.脑脓肿,尤其耳源性,常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4.严重厌氧菌感染,如脆弱拟杆菌所致感染,尤其适用于病变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者,可与氨基糖苷类[详细]

    去看看 ¥0.0
  • 交沙霉素片

    本品适用于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及扁桃体炎,敏感菌所致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及口腔脓肿,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也可用于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的感染。[详细]

    去看看 ¥27.8
推荐专家更多
  • 宋成钦主任医师济南市中医医院

    擅长领域: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症,阳痿,早泄,带状疱疹及后遗症,牛皮癣,湿疹,皮炎等

  • 姜国调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领域:色素性皮肤病(太田痣、咖啡斑、雀斑黄褐斑等)、血管型皮肤病(鲜红斑痣、血管瘤)、过敏性皮肤病(湿疹、皮炎)、银屑病、白癜风等皮肤病的诊治。

  • 刘永生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擅长领域:皮肤激光、美容、抗衰老、白癜风、银屑病、痤疮及瘢痕、瘢痕疙瘩、皮炎湿疹等治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