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反复发作的患者,可用疖病菌苗注射,每周皮下注射一次,开始剂量为0.5毫升,第二次为1毫升,第三次为1.5毫升,以后每次为2毫升。
2009-07-31毛囊炎初发时常为散在性,形状如同米粒大小,呈鲜红色或深红色毛囊性丘疹,其中心贯穿毛发,周缘有炎性红晕,随后迅速变成脓疱,但不互相融合。
2009-07-31中医认为,毛囊炎系因湿热内蕴,外受热毒,郁于肌肤所致;或因素体虚弱,腠理不固,外受热邪所致。
2009-07-30毛囊炎的防治,主要是注意皮肤清洁,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外伤,积极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及全身慢性疾病。
2009-07-30胡须下有毛囊、皮脂腺等皮肤附属结构,在皮内毛根末端的毛乳头里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血管,因此,拔胡子时人会有疼痛的感觉。
2009-07-29毛囊炎多见于成年人。自觉瘙痒或有轻度疼痛,一般没有全身症状。皮疹初起时为针头大小,红色毛囊性丘疹,逐渐变成粟粒大脓疱,中心有毛发贯穿,周围有炎性红晕。
2009-07-29病情反复者,多为机体抵抗力低下,除了注意锻炼身体,加强营养,给予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功能外,可在皮下注射多价葡萄球菌菌苗。
2009-07-28毛囊炎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或链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当身体抵抗力减弱,皮肤不洁,搔抓皮肤破损后,均可发病
2009-07-28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是毛囊和毛囊周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不洁、搔抓摩擦、高温多汗、潮湿以及抵抗力下降为发病的诱因。
2009-07-27毛囊炎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继而干燥、结痂,痂脱不留痕迹。皮疹数目多,但不融合,自觉瘙痒或轻度疼痛。
2009-07-27毛囊炎初发时常为散在性,形状如同米粒大小,呈鲜红色或深红色毛囊性丘疹,其中心贯穿毛发,周缘有炎性红晕,随后迅速变成脓疱,但不互相融合。
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9克,黄柏、黄芩、栀子各12克,大青叶15克,生甘草6克。上药水煎取汁,日服2次。每日1剂。功能:清热利湿、解毒。
2009-07-26常发生于青壮年。开始时为毛囊口周的小红斑,很快就成为浅表隆起的实质性小疹子,最后小疹子发展为小脓疱,愈合后留有圆形、椭圆形瘢痕,而瘢痕附近的毛囊逐渐又受到损害,发生散在、大小不等的红斑、脓疱。
2009-07-25遗传是由人类基因控制的,人体带有什么基因是人生来就有的,后天因素是无法改变的,除非发生变异,不过这个可能性非常小。
2009-07-25烈日当头,很容易让人大汗淋漓。大量出汗不仅让白领丽人花了妆容,湿了霓裳,偶尔还会飘出一两缕怪味,在公共场合令女性们尴尬不已。
200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