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脸是用线绞面来去除脸上的汗毛,达到除毛、清洁脸部、美容的目的,然而从医学角度来说,开脸会损伤毛囊,有人开过几次脸之后,导致毛囊坏死,汗毛不再生长。
天气太热,皮肤的抵抗力会降低,很难抵御细菌的侵袭,所以多发。全身各处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皮肤问题,裸露部分更容易得。
2009-08-20慢性反复发作的患者,可用疖病菌苗注射,每周皮下注射一次,开始剂量为0.5毫升,第二次为1毫升,第三次为1.5毫升,以后每次为2毫升。
2009-08-20毛囊炎(folliculitis)是指葡萄球菌侵入毛囊部位所发生的化脓性炎症。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
2009-08-19毛囊炎初发时大都成批出现,每一个损害历时5~7天可以吸收痊愈,然而新的损害不断发生,故病程往往绵延数周至数月,有的甚至更久。
2009-08-19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糠秕马拉色菌引起的真菌性毛囊皮肤病。近年来,由于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本病发病有逐年增多趋势。
2009-08-18慢性反复发作的患者,可用疖病菌苗注射,每周皮下注射一次,开始剂量为0.5毫升,第二次为1毫升,第三次为1.5毫升,以后每次为2毫升。
2009-07-31毛囊炎初发时常为散在性,形状如同米粒大小,呈鲜红色或深红色毛囊性丘疹,其中心贯穿毛发,周缘有炎性红晕,随后迅速变成脓疱,但不互相融合。
2009-07-31中医认为,毛囊炎系因湿热内蕴,外受热毒,郁于肌肤所致;或因素体虚弱,腠理不固,外受热邪所致。
2009-07-30毛囊炎的防治,主要是注意皮肤清洁,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外伤,积极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及全身慢性疾病。
2009-07-30胡须下有毛囊、皮脂腺等皮肤附属结构,在皮内毛根末端的毛乳头里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血管,因此,拔胡子时人会有疼痛的感觉。
2009-07-29毛囊炎多见于成年人。自觉瘙痒或有轻度疼痛,一般没有全身症状。皮疹初起时为针头大小,红色毛囊性丘疹,逐渐变成粟粒大脓疱,中心有毛发贯穿,周围有炎性红晕。
2009-07-29病情反复者,多为机体抵抗力低下,除了注意锻炼身体,加强营养,给予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功能外,可在皮下注射多价葡萄球菌菌苗。
2009-07-28毛囊炎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或链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当身体抵抗力减弱,皮肤不洁,搔抓皮肤破损后,均可发病
2009-07-28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是毛囊和毛囊周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不洁、搔抓摩擦、高温多汗、潮湿以及抵抗力下降为发病的诱因。
200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