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是冬季的常见病之一,在气温10℃以下的湿冷环境中易发生。冻疮好发于手指、手背、足趾、足跟、耳部、面颊等处,可单侧或双侧发生。初起损害为局部性红斑或暗红带紫色肿块,触之冰凉,有痒感,受热后痒感加剧。重者出现水疱,内含淡黄色或白色浆液,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溃疡,自觉疼痛。
2008-11-24新生儿皮肤褶烂常于生后第二周在腋窝、腹股沟、臀缝、四肢关节屈面,肥胖儿的会阴部、颈部等褶缝处皮肤发红、糜烂,表皮剥脱,边缘清楚,病变处皮温较高,缝中积液引起化学变化而发生臭味有时可继发细菌感染。
2008-10-30脚部常见的物理性皮肤病有鸡眼、胼胝、跖疣、外伤性表皮囊肿,这些脚病总的特点是长在脚底,影响走路,有时疼痛。
2008-10-13对一些患慢性疾病或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常需长期卧床,容易并发褥疮,对这些卧床病人的护理除一般护理外,还有其特殊的要求,其护理要点如下。
2008-10-03褥疮(医学上称压疮),是因患者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或者长期乘坐轮椅不能站立和行走造成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供应减少和免疫功能降低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难点。
2008-10-01褥疮(又名压迫性溃疡或席疮)是由于营养血供与机体组织发生血流障碍的末期结果。皮肤褥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
2008-09-30冬季天气干燥,皮肤汗液分泌减少,手脚很容易皲裂,本文详细介绍几则用食品巧治手足皲裂的验方。
2008-09-29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
2008-09-27皮肤干燥是指因季节变化,缺水和贫血等原因,使得皮肤变厚、变粗糙。秋冬季节,人体的皮脂、水分分泌会逐渐减少,皮肤明显变得干燥,称为干性皮肤,尤其是中老年人因水分大量减少,皮肤表层会显得更粗燥,会常看见他们的手脚四肢、小腿处会有干裂、发痒的情形,在无法忍受干痒,会不断的去抓痒,造成皮肤有伤口,引起发炎或流脓。
2008-09-26冻疮是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外露的皮肤受到冷冻的刺激,时间一长,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产生血液瘀滞,使局部组织缺氧,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害。
2008-09-23冻疮是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外露的皮肤受到冷冻的刺激,时间一长,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产生血液瘀滞,使局部组织缺氧,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害。
2008-09-22化妆品或美容品使用不当,引起的皮肤、黏膜、毛发或指甲的不良反应,轻则损害皮肤,影响容貌,重者损毁容颜,造成终身的遗憾和痛苦。
2008-09-14吃蔬菜为啥会引起皮炎呢?因为有些蔬菜在人体内可分解出一种感光性物质,而有些人对这种感光性物质很敏感。
2008-08-26针灸治疗冻疮的临床报道,始于1958年,并有多篇文章,其中有百例以上的治疗观察。六、七十年代资料亦不少,并强调针灸防治结合。八十年代以来,穴位刺激方法虽仍以针刺、艾灸为主,但具体操作又作了较大的改进,使疗效有所提高。同时,报道数和样本量亦大为增加。
2008-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