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高发疾病,大家都有主动防范的意识,比如流行性感冒、季节性过敏等,但是有些疾病的患病源就藏匿在生活中的角角落落,却容易被大家忽视,灰指甲就是这类疾病之一。
无论是手指甲,还是脚趾甲,缝隙处都会藏匿一些污物,并且难以清理,不讲卫生的人更不会在意这些污物。一旦指甲受伤,污物有了可乘之机,就意味着真菌也得到了进入甲板内部的机会,导致灰指甲病发。具体的表现就是患者原本健康、红润、有光泽的甲板上会出现难看的灰白色、灰黑色、黄褐色斑点,甚至还可能出现一些斑块和血丝,相应地,甲板会变得凹凸不平,出现增厚的情况,里面有很多碎渣,不仅仅大大影响美观,而且会传染,所以可能被他人“敬而远之”,成为被孤立的对象。
家中难以清理的卫生死角、墩布中、湿毛巾中、孩子的玩具上等等地方都可能藏匿真菌,如果处于南方的湿热、多雨环境中,室内的真菌不仅数量多,而且活跃度很强,时时刻刻威胁大家的健康,一旦指甲感染真菌,必然患上灰指甲。而且“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并非肆意夸大的广告词,灰指甲的传染速度和强度确实非常高,直接接触就可能传染。
在平时生活中,除了注重个人卫生和室内卫生之外,也要树立主动预防灰指甲的理念,在公共场合不要使用公用毛巾、拖鞋等物品,要有意识地远离真菌活跃的环境。
返回专题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