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苍术
相关标签:燥湿健脾苍术
  • 二妙丸(散)的新用途 2007-11-5中医

    二妙丸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来源于元代朱震亨的《丹溪心法》一书,本方由黄柏、苍术两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燥湿之功效。适用于膝关节红肿热痛、腿膝疼痛、湿疮、带下等病症。

    查看全文>> 标签:二妙丸中医治疗用药
  • 名医名方:全国名老中医治病经验谈系列 2007-10-29中医

    祝老总结了施今墨先生“苍术配元参、黄芪配山药”的用药特点,将其进一步发挥和发展为降糖对药方,即中药两两配伍,成对使用,并发现黄芪配生地的效果比黄芪配山药更好。迄今,“糖尿病对药方”——黄芪配生地降尿糖,苍术配元参降血糖,葛根配丹参养阴化淤标本兼治,已被用作治疗糖尿病的首选基本药物。祝老创制的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方组成为:生黄芪、生地、元参各30克,苍术、葛根、丹参各15克。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糖尿病治疗用药
  • 营养专家推崇:亲手DIY保肝包子 2007-9-29乙肝

    苍术具有明目的功效,用苍术和猪肝一起煮,可以提升猪肝的明目作用,如果把猪肝换成羊肝,那么此道菜明目保肝的食疗效果会更好。

    查看全文>> 标签:猪肝保肝预防保健
  • 妇女黄带中药方剂 2007-9-28女性

    【方名】黄带方剂一。(#画中画广告#)    【组成】黄柏10克 焦苍术10克 椿根皮15克 土茯苓15克 生苡仁15克 蒲公英15克 柴胡8克 生龙骨30克 牡蛎30克。【治法】清热利湿止带。【主治】带下。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相兼,或夹有赤色,或色白质稠,多有腥臭,或伴有腰酸腹痛,眩晕头痛,肢倦乏力,身热口渴,外阴瘙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或腻,脉濡滑。【出处】中药方剂大全。中药...

    查看全文>> 标签:黄带妇女中药
  • 白带在月经后过多怎么办? 2007-9-27女性

    属于白带异常 (#画中画广告#)白带是指女性阴道分泌的一种液体,在正常情况下起到润滑、保护阴道的作用。当白带的颜色、质量、数量出现异常时则是某种疾病的表现。中医称“带下”、“赤白带”。 白带异常的病因及其表现是:   (1)无色透明粘性白带:多因应用雌激素药物或体质虚弱所致。症状是外观正常,白带量多,伴腰酸乏力。(2)脓性白带:常有滴虫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老年性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宫腔积液、阴道...

    查看全文>> 标签:过多白带月经
  • 带下病(白带)辨证论治 2007-9-26女性

    脾虚型(#画中画广告#)【证见】 带下量多,色白,质粘稠,无臭气。面色较黄,颜面及足跗浮肿,神疲纳呆,四肢不温或便溏。舌质淡,苔白或腻,脉细弱。【治法】 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药】1.主方完带汤(傅山《傅青主女科》)加减处方:白术15克,山药30克,党参20克,车前子15克,苍术15克,陈皮6克,白芍15克,柴胡6克,黑荆芥9克,炙甘草6克,白芷10克,扁豆30克。水煎服。如气虚明显者,加北黄芪...

    查看全文>> 标签:带下病白带
  • 第四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转归预后 2007-9-14中医

    [其他疗法](#画中画广告#) 一、中成药剂1.玉屏风口服液每服5-10n,l,1日3次。用于肺脾气虚证。2.龙牡壮骨冲剂每服1/2—1包,1日3次。用于肺脾气虚及脾虚肝旺证。3.六味地黄丸每服2-4g,1日3次。用于肾精亏损证。二、单方验方1.紫河车1具,煅牡蛎、黄芪各30g,蜈蚣10条,青盐10g。焙干研为细粉,分100小包。每次1包,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连服1个月。2.黄芪、菟丝子、苍术、...

    查看全文>> 标签:肾脏病证中医儿科中医教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书籍教材中医预防保健
  • 第四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分证论治 2007-9-13中医

    1.肺脾气虚(#画中画广告#) 证候:形体虚胖,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多汗,发稀易落,肌肉松弛,大便不实,纳食减少,囟门增大,易反复感冒,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分析:脾虚气弱,则虚胖,神疲,乏力;脾主肌肉,脾虚化源不足,不能营养肌肉,则肌肉松软无力;脾主运化,运化失健,则纳食减少,大便不实。发为血之余,气血不足则发稀易落。肺主皮毛,肺虚表卫不固,则多汗,易反复感冒。治法:健脾补肺。方药:人参五味子...

    查看全文>> 标签:肾脏病证中医儿科中医教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书籍教材中医基础知识病因
  • 第四节 缺铁性贫血 分证论治 2007-9-12中医

    1.脾胃虚弱(#画中画广告#)证候:面色苍黄,口唇粘膜爪甲苍白,不思饮食,体倦乏力,大便溏泄,舌质淡,苔薄腻,脉细无力。分析:脾胃虚弱,受纳、运化失调,故见不思饮食,大便溏泄;气血生化乏源,气虚血少,不能营养颜面、粘膜、爪甲,则面色、粘膜、指甲苍白;肢体失于濡养,则体倦乏力;舌质淡、苔薄腻、脉细无力均为脾虚之象。治法:健脾和胃,益气养血。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扁豆、山药健...

    查看全文>> 标签:心肝病证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缺铁性贫血中医治疗用药
  • 第六节 疳证 转归预后 2007-9-12中医

    [其他疗法](#画中画广告#)一、中成药剂1.健脾肥儿片每服4—6片,1日3次。用于疳积脾虚夹虫积者。2.十全大补丸每服2-4g,1日3次。用于干疳气血两虚者。二、单方验方1.消疳丸三棱、莪术、炒五谷虫、胡黄连、炒鸡内金各30凹g,甘草2000g。上药共研细末,过120目筛,水泛为丸。1岁以内每次2g,1—2岁3g,3岁以上5g,均每日3次,空腹服。用于疳积证。2.鸡肝1具(或猪肝30g),苍术6...

    查看全文>> 标签:疳证脾胃病证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