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多汗症药物治疗方法

2024-09-24 12:22:05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多汗症药物治疗方法包括抗胆碱能药物、植物神经调节剂、肉毒素注射、生物反馈治疗、针灸治疗等。 1.抗胆碱能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通过阻断乙酰胆碱受体来减少出汗。例如,阿托品可用于口服,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剂

多汗症药物治疗方法包括抗胆碱能药物、植物神经调节剂、肉毒素注射、生物反馈治疗、针灸治疗等。

1.抗胆碱能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通过阻断乙酰胆碱受体来减少出汗。例如,阿托品可用于口服,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剂量。这类药物适用于自主神经系统引起的多汗症。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口干、视力模糊等副作用。

2.植物神经调节剂

植物神经调节剂可以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如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等,可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情况。此药物适合因自主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多汗症状。在服用时应注意可能出现的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

3.肉毒素注射

肉毒素通过暂时抑制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减少汗腺活动来发挥作用。医生会在皮肤下注入适量肉毒素,通常每3-6个月需要再次注射。对于特定部位的多汗有较好的效果,如手部、足底等。注射后可能会有局部麻木或肌肉无力的感觉。

4.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是让患者学习如何控制身体的生理反应,包括出汗。通过传感器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并提供视觉或听觉反馈,帮助其学会放松和控制出汗。这种方法常用于治疗焦虑引起的多汗。需要一定时间的训练和耐心配合。

5.针灸治疗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流通,缓解多汗症状。具体操作由专业医师执行,每次治疗时间和频率依个体差异而定。针灸适宜于中医辨证为气虚、阴虚等原因所致的多汗。施行过程中应保持安静舒适状态以利于效果发挥。

针对多汗症的药物治疗需谨慎选择,遵医嘱合理用药。建议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内分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疾病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杨瑛主任医师深圳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对痤疮、湿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银屑病、性传播疾病等多种皮肤病的诊治,尤其对皮肤病的外治有独特的见解。

  • 陈连军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擅长领域:白癜风、儿童白癜风、青少年白癜风诊疗、久治不愈型白癜风、各种难治型白癜风的治疗,熟悉病理并鉴别各类白癜风、白斑类型,精准找到病因!

  • 李锋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擅长领域:白癜风、寻常型白癜风、散发型白癜风、节段型白癜风、银屑病、脱发、红斑狼疮、硬皮病、尖锐湿疣、斑秃、黄褐斑、雀斑、痒疹、荨麻疹、疣、疱疹、过敏性皮肤病、痤疮、生殖器疱疹、淋病、鲜红斑痣、掌跖脓疱病、生殖器疣、脓疱疮、甲沟炎和甲下脓肿、太田痣、胎记、皮肤癣菌病、hpv感染、性传播疾病、疤痕、痘印、HPV阳性、牛皮癣、各类皮肤过敏问题,真菌性皮肤病、红斑丘疹鳞屑性疾病、皮炎湿疹、灰指甲、甲沟炎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