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鼻及鼻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潮红、丘疹、持久性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等,常伴有皮脂溢出或脱屑。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进行确诊。
一、临床表现
1.家族遗传:有家族史的人群出现玫瑰痤疮的概率高于正常人。
2.发病年龄:30-50岁是高发年龄段,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3.症状特点:可分为4型,其中以持久性红斑型最为常见,其次为丘疹脓疱型、眼型和肥大变形型。持续时间较长,且可能因情绪激动、日晒、高温或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而加重。
二、辅助检查
1.皮肤镜检查:可观察到毛囊口扩大、角质细胞肿胀、棘层增厚、真皮浅层微小脓胞形成等现象。
2.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中重度炎性反应,包括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表皮内水疱形成、海绵状水肿、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等。
3.CT克分子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可用于诊断玫瑰痤疮是否存在免疫因素参与。
如果存在以上情况,则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夫西地酸乳膏、甲硝唑凝胶等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时也要注意面部清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